用村史馆村志留住乡愁
发表时间:2023-07-31 来源: 分享至:

  新闻回放:前段时间,上海市金山区山阳镇杨家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春花刚完成了《杨家村村民家谱》的修订和发放工作,马上又计划在杨家村村史馆内设计还原全村村民老宅风貌的沙盘。“沙盘由乡贤王雄豪赞助,准备放在村史馆进门口,未来全村1100户村民的老宅都能从沙盘上找到。”

  (据《解放日报》)

  快评:传统村落日益减少与新型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同时发生,农民不断向市民转变,传统意义上的部分村庄已经或正在消失,建设村史馆编写村志,为后人寻根留下路径,变成一项刻不容缓的乡土记忆抢救工程。每个村庄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文化和品格,通过对村庄变迁的追根溯源,从中能够看到本村本镇、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和人口变迁的规律。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编修村志、建好村史馆是一个很好的支点。

  建好村史馆,要依据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无锡市惠山高新区(洛社镇)秦巷村将有着近二百年历史的秦巷老当铺保护性修缮后再次活化利用,成为秦巷村史党史展示馆、惠畅小剧场、农家书屋。秦巷村史馆依托建筑本身的历史脉络,原汁原味呈现乡村历史人文,保留了独有的乡土记忆。村史馆不仅记录着社会的发展变迁,更承载着几代人的乡愁。建好用好村史馆,要精心规划设计,让其成为留住乡愁、激活记忆、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

  村史馆不仅要呈现村庄独特的历史文化,更应当以服务群众为核心,整合各项功能。通过村史馆这一载体,开展好对村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乡土教育,可在寒暑假期间带领孩子们走入村史馆,通过讲解老物件背后的历史故事,在过去与现在之间搭起一座记忆的“桥梁”,让乡愁可感可触,增强他们的归属感认同感。

  建设村史馆还需注意避免千篇一律。为建而建、千村一面的村史馆,不仅失去了乡土文化的特色,也浪费了宝贵的乡村资源。村史馆的建设要在尊重乡村文化特色基础上,深耕内容、讲好故事,以独特的文化符号记录时代发展变迁,更好地发挥纽带功能。(王恬)

无锡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无锡天硕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苏ICP备09024546号